本文目錄
藏書票的标志是什麼意思
當初藏書票貼在書的扉頁裡,主要作用是表示書的歸屬者,如同我國原有的藏書印.因此必須刻上藏書者的姓名,别号,書齋、屋名,或其它專用名稱(通用藏書票除外,通用藏書票是預留填寫名号的位置,待藏書者填寫).這是藏書票突出的規範.抽掉票主名号,就失去了藏書票的靈魂,也就不是藏書票了.
票主名号一般慣用的有“××藏書”、“××的書”、“××所藏”、“××家藏”、“××珍藏”、“××愛書”、“××齋藏書”、“××屋藏書”、“××文庫”等等.
藏書票是泊來品,因此我們一般習慣延用拉丁文EXLIBRIS的字樣,現在人們将EXLIBRIS直接翻釋成藏書票的意思.在一枚藏書票上有中文票主名再加上拉丁文EXLIBRIS,就會出現幾種不同的組合形式,一種是“××藏書”等加上“EXLIBRIS”,這種組合,中西文“藏書票”有重複之嫌,不過EXLIBRIS可作畫面裝飾的一部分,是可行的.隻寫中文的“××藏書”等與隻刻上藏書者的名“××”加上“EXLIBRIS”,這兩種組合均是有票主的藏書票,是合乎藏書票規範的.藏書票上隻有“EXLIBRIS”,被視為無票主藏書票,不合乎藏書票規範(通用藏書票除外),稱為為廢票.
除了藏書票要有票主名号外,在藏書票畫面的下方或背面,應注明票名、版式、尺寸、印數、年代、作者姓名等有關藏書票的檔案.以方便查詢、撿索、篩選.
實用藝術,類似微型版畫的藝術形式.
不論藏書章或是藏書票,其目的與出發點皆同,都是要證明收藏者身份的一種憑借,故藏書票與藏書章基本上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實用藝術.而藏書票比諸藏書章除了圖文并茂外,它更是一種類似微型版畫的藝術形式,更有人給它起了一些雅号,如「紙上寶石」、「珍珠版畫」或「藝術中的貴族」等等!
藏書章與藏書票的形式相比,它缺少了色彩與形象的畫面,而這項差别正巧是各自的特色,目的也同樣都是要标示書籍的歸屬.既然作為标示書籍所有權的目的相同,何以中國人使用藏書章,而歐美藏書家則印刷成藏書票粘貼呢?這與書籍的裝訂方式有關.古代東方國家書籍所使用的紙張,其紙質較為輕薄柔軟,并采用傳統線裝的形式,較為适合印章來按印;西方國家則相反,書籍的紙質,如印書紙或銅版紙等,都比之于前者為厚重堅硬,其裝訂型态,無論是平裝或精裝,皆采用硬紙作為封面,亦即所謂硬皮精裝的洋裝書,自然适合于粘貼的方式,其實西方的藏書票與中國的藏書章,可謂是殊途同歸;而且藏書票的曆史比郵票早了三百年,它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價值,讓接觸過它的人都深深地被它吸引着.
郵票藏書票是什麼意思
“郵票藏書票”是指将郵票或紀念鈔等郵品黏貼于書票上,作為藏書标識的一種形式。這種藏書方式源于歐洲,在我國已有60多年曆史,屬于文化和收藏品類别。郵票藏書票作為一種美學的收藏品,既有收藏價值,又有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在市場上,郵票藏書票的價格因郵票的稀有性、完好性及紀念郵票的珍貴度而有所不同。
郵票作為一種文化和曆史的載體,常常也是郵品收藏家的關注點。郵票藏書票作為這兩種收藏品的結合體,也有其獨特的價值。它不僅是對閱讀跨界文化交流和文化傳承的一種嘗試,也是一種記錄和見證紀念郵票發行曆程的重要證物。此外,郵票藏書票也能反映國内外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和曆史。
郵票藏書票起源于歐洲,在我國也有相當的發展曆史。21世紀後,随着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化閱讀的興起,人們的書籍閱讀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然而,作為一種有着悠久曆史的文化和收藏品類别,郵票藏書票仍有一定的市場和發展前景。未來,随着社會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于文化和收藏品類别的需求也會不斷地增加和多樣化,郵票藏書票也必将随之走入更廣泛的人群視野。
藏書票章屬于哪種藝術形式
藏書票是一種小小的标志,以藝術的方式,标明藏書是屬于誰的,也是書籍的美化裝飾,屬于小版畫或微型版畫。一般是邊長5-10厘米見方的版畫作品。
上面除主圖案外,要有藏書者的姓名或别号、齋名等,國際上通行在票上寫上“EX—LIBRIS”(拉丁文)。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屬于私人藏書”,藏書票一般要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
擴展資料:
1、藏書票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的價值。欣賞一枚枚小小的藏書票,就像在微型藝術王國裡暢遊。藏書票圖文并茂,色彩斑斓;豐富多彩,知識性強;以小寓大,容納古今;小小票面不僅可以傳遞某種思想,還适應各種畫種和制作方法,變化無窮,趣味無限。
2、藏書票和郵票類似,從出現之日起,就演變為收集和收藏的對象,甚至有時其收藏的功能還蓋過了藏書的标志功能。原因是,藏書票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的特質,它圖文并茂,色彩斑斓;一種情托起了藏書票,這種情就是人類對知識的崇拜和對書籍的熱愛。
3、西方的藏書票上通常還有拉丁文“EX-LIBRIS”(屬于我的書)。書票的圖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話傳說、英雄美人等為題材,以後題材越來越廣泛,有風景以及與個人生活、工作、愛好有關的各類圖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藏書票
藏書票是什麼
Ex Libris是一個拉丁文詞組ex-librīs演變而來的,意思是“屬于XXX的書的一部分”,通常藏書票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為“我的藏書”。
藏書票起源于15世紀的歐洲。它們是一種小小的标志,以藝術的方式,标明藏書是屬于誰的,也是書籍的美化裝飾,屬于小版畫或微型版畫,被人們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書上蝴蝶”,一般是5—10厘米見方的版畫作品。
藏書票的文化曆史
在亞洲,最早制作藏書票的國家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出現的藏書票與傳統的浮世繪結合,形成獨特的風格。中國的藏書票是20世紀30年代從日本傳入的。魯迅倡導的版畫創作運動推動了中國藏書票的發展。木刻家李桦組織的現代版畫會在進行版畫創作的同時也創作藏書票。
1935年出版的《現代版畫》第9期即為藏書票藝術品專輯。郁達夫非常喜愛藏書票,唐弢也廣泛搜集藏書票,在其所著《書話》一書中收有陳仲綱等刻的藏書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藏書票研究會成立,參加了國際藏書票雙年會。
藏書票的标志exlibris是什麼意思
表示藏書的所屬,是一個拉丁文,原意舊書,以藝術的方式,标明藏書是屬于誰的。
ex表示:舊的,已經有所屬的,是單詞前綴。
libris表示:書,就是文字的載體,是一種紙質物品。
藏書票稱“藏書印記”,日本人稱作“書票”。大小以7厘米至10厘米乘以12厘米至15厘米較常見,貼在書籍封面内右上角或正中央。藏書票通常于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思是“某某人藏書”“某某書齋藏書”,或譯成英文“Bookplate”。藏書票,表示一木書的所有權。
擴展資料中國國家圖書館從館藏圖書中發現一枚迄今所知最早的中國藏書票“關祖章藏書票”。這枚書票貼在1910年出版的《京張路工攝影》集中,畫面為一古代書生在滿室書卷中夜讀的情景,具濃厚的書香之氣和中國古典文化神韻,是一枚構思巧妙與藏書主題緊扣和契合的書票。
圖畫工緻精美,上方“關祖章藏書”五字,秀逸剛勁。同樣的“關祖章藏書票”還出現在1913年出版的一本《圖解法文百科辭典》中,為台灣出版人吳興文發現并收藏。
關祖章為廣西赴美留學人士,歸國後曾在交通部任職,他熱愛西方文化并制作這枚藏書票供自己使用。據分析,關祖章可能是中國最早制作和使用藏書票的人。